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我教的纨绔篡位后第112节

严闻海不愿得罪她,她亦不想打草惊蛇,此事便算翻了篇。

黎云书走时,还听严闻海朝儿子低喝:“别在街上丢人,给我滚回家思过去!”

行远后,她立马去梨园问询五年前的情况。梨园戏子对严二公子记忆深刻,思考着:“严二公子确实有一段时间不曾来听戏。那时候邺京似乎都没有他的消息,我们还好奇发生了什么。”

得了消息,黎云书直奔刑部,查五年前邺京城的卷宗。

满满一层卷宗之中,她并未找到严二公子的名姓。

这也是意料之中——倘或严二公子犯了事,严侍郎想要包庇,必然不会有疏漏。想着户部侍郎家住北街,黎云书不再去找姓名,重点找着“梨园”、“北街”这几处。

果真发现了异常。

卷宗记着,那年有人曾在北街意外杀人,在京城逃窜许久后被抓获。

北街是高官权贵的聚集处,档案上的人却是个捡拾垃圾为生的贫苦百姓,名叫张十一。卷宗旁边附着此人的简笔画像,模样半分狰狞。

一个贫民,去北街做什么?

还敢杀人?

她向下一看,瞥见了熟悉的名姓:

“崔文景。”

黎云书轻嘶了一声。

案件是崔文景处理的。

崔文景是刑部人,要比其他人更懂刑部,自然也知道如何应付刑部的官员。

事情棘手了。

但也有转机。

既然崔文景知晓此事,如果他愿意指证,严二公子一入狱,严闻海不仅会罢官,还会落得“徇私枉法”的罪名。

只要严闻海在刑部,她耐心些审,纵使他不招待,季瑞也不一定坐得住。

他们一乱,黎云书浑水摸鱼,总能抓住端倪。

可以崔文景的性格

除非将利弊和证据陈明,他不会轻易作证。

而她能从哪些方面找证据?

替罪的是一个毫无背景的贫苦百姓。

办案的是她的同僚、对刑部了如指掌的员外。

唯一的突破口只有严二公子,还被他爹发现。

果然次日,严二公子被严侍郎关了禁闭。上朝时,严侍郎看她的目光都不甚友善。

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往南街奔去。

据她所知,当时严闻海就是来南街找的替罪羊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